#每週一固定連載


《從零到千萬業務的18個成功秘笈》


秘笈(十二)先接受再判斷


有一陣子,電視上經常報導詐騙盛行。

令人訝異的不是詐騙案~

怎麼似乎永遠都抓不完。

而是經常那些被詐騙的對象,

並非甚麼學歷很低的村夫農婦,

反倒很多高階份子,

包括退休法官、學校校長、

知名學者、乃至於警官,都曾被詐騙。


但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。

詐騙事件受害人,

不一定是智商低的人,

但反倒可能因為太自信,

而被抓到弱點,有機可乘。


一個習慣性、自以為是的人,

就是變相的學習停滯者,

儘管學歷再高也沒有用,

這種人對太多事都有了預設立場,

這樣的人~難以容納新的資訊。

也別以為這種人,比較不好騙,


實際上~越是自以為懂很多的人,

越是容易被騙。

對方只要抓住你的內心想法,

先順著你自以為懂的部分走,

然後在「你認可的基礎知識」上做文章,

埋陷阱,最後落入詐騙。

這時候,就真的是「因無知而受到傷害了」。

 

業務成就到一個階段,

通常已經具備領導人的能力與格局。

這時候,不僅要嫻熟業務技巧,

也必須有一個領導人的高度。

看人看事都要有資深者的風範。


真正有能力的人~不會自以為是。

真正有能力的人~也不會一成不變。

因為知道自己有所不足~所以懂得謙卑。


懂謙卑的人~

面對新的人事物,一定是先接受再判斷。


◎  聰明反被聰明誤

 

這麼多年來~

因為業務工作,我接觸到很多的人事物,

但我始終有個信念,

「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」,

永遠不要自以為甚麼都懂了。

自以為懂,就是把自己隔絕在~

原本可能的商機之外。


例如,談起傳直銷,

很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:

那個我知道了啦!

就是怎樣怎樣的聚會,

我聽多了,沒興趣。

但我其實不會預設立場,

知道對方邀我去參與傳直銷場合,

我也不會馬上拒絕。

我會去聽聽看,搞不好有新的觀念知識可學。


有些名詞,有的人可能預設立場,

覺得跟我沒關係。

好比說聽到區塊鏈,

覺得科技相關東西與我無緣,

或者有人是自己到處翻翻報刊,

讀到一些學者的言論,

就自以為「已經很懂」區塊鏈。

但我不會有這種情況,

只要有機會我都很樂於學習。


我的立場:

● 這東西,好不好用? 

要不要買? 我可以自己判斷~

但無論結果如何,

至少,我又增進知識,也增加了談資。

● 當我長期保持這種態度,

那我就像隨時打開藍芽天線般,

四處吸收新知,這樣的我~

對客戶來說,有著各種領域的常識,

是個很好的交易對象。

● 長期培養「先接受再判斷」的習慣,

也讓我有種「願意傾聽」的特質,

客戶都喜歡願意傾聽的人。

 

 其實,當一個人爬到某個峰頂時,

最怕的是甚麼? 

最怕的是從此自以為可以睥睨天下,

眼望著無邊無際的天空,放懷高歌,

自信自己看得夠遠,

任何來自四面八方的動向自己都能掌握。

但卻忘了,最危險的敵人,

不一定來自遠方,

可能連近在眼前的資訊你都看不到,

因為你覺得過往的路你已經走過,

一切都沒甚麼大不了,

當你正看著前方有許多飛鷹翱翔,

卻沒留意就在你的腳邊,

正有一條毒蜈蚣朝你爬過來……

在與朋友聊天時,

常常聽到有人這樣說:

為何有些人,原本都還算是個人物,

怎麼當爬到一個高位後,連腦袋都變了。

或者有些人,怎麼一朝得意後,

徹底遺忘了初心,

甚至讓自己變成當初他原本最討厭的那種人。


其實不是人在富貴時就會變質。

而是人在成長到一個階段後,

掉入了一種學習弔詭中,也就是:

一個人之所以被困住,不是困在無知裡,

相反地,因為他自以為知道很多,

結果反倒形成另一種無知。


其實不僅一個爬到高位的人可能如此,

任何人都可能會這樣。

各位想想自己有沒有以下的情況:

●  爸媽想跟我們聊甚麼,

我們都覺得不耐煩,

 因為他們「思想古板」,

學歷也不高,甚麼都不懂,

只會教訓兒子。

●  兒童講甚麼,都覺得他們好可愛,

但可愛歸可愛,

我們內心根本不會把他們的話當真。

(就曾發生過,有一個社區好幾戶遭竊。

後來大家懊悔為何那麼不小心時,

有個小朋友很委屈的說,

他當時明明就有說他看到奇怪的人,

可是「大人們」都不把他的話當真。)

● 在職場上或在居住場域附近,

是不是我們預先幫許多人貼標籤了?

認為某些人就是學識低、沒文化。

覺得某些人就是低人一等,

好比看到社區管理人、清潔隊員、

街邊小販,就覺得他們是比自己沒成就的人。

 以上的種種,就是一種變相的無知。


所謂無知有兩種,

一種是學習不足的無知,

這種無知必須靠勤學,

靠積極吸收新知,才能日漸補足。

另一種無知,則是最容易被忽略的,

就是「自以為知道,其實不知道」的無知。

這種無知,就是自己畫一個框框,

把自己關起來,表面上~

被關在外面的是那些無知的人

 (包括學歷低的父母、新進人員、

看起來比較不「高尚」的行業),

實際上,被關在框框裡的人是自己。


另一種無知,則是被「過往」綁住的無知。

這種人,其實過往經歷很多,

可是反倒被這些過往經歷侷限了。


兩個常見的例子:

1) 很多企業在徵人時,

會設定「寧願聘請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,

也不要去找所謂經驗豐富的人」。

那是因為,那些已經有社會經驗的人,

反倒有太多工作上的自我設限,

他們已經成見太深,很難加以輔導。

反倒那些社會新鮮人,

雖然可能完全沒實務經驗,

但身為一張白紙,是比較容易接受新知識的。


2) 許多的技藝,都是有設定年齡限制的。

一方面因為兒童及少年人,身子骨比較軟,

且記憶力比較好,學習較有效率。

另一方面也是因為,一旦成年~

就會背著太多的社會歷練包袱。

這些人,老師叫他做甚麼,

他們內心都會忍不住想推翻,

認為「我覺得不是這樣」,

如此,無法信服老師,也難以做到學習。

 以上這些跟千萬業務有甚麼關係呢?

 

那是因為一個真正的業務高手,是不設限的。不會預設~

「這個客戶不可能買啦!」

「那個人不屬於我的客群」

「這種情況依照經驗,是不能成交的」

「依照景氣判斷,這樣做下去不可能有甚麼商機」

   

當一個人總是被這些~

「不能」「不可能」「沒希望」等~

自以為是「先知」的預設立場,

那就很難成為千萬業務。


◎  對人對事不要預設立場

 

那如果~

我們想要跳脫這種無知,該怎麼做呢?

有個很好的方法,就是試著先不要急著說No。

   

舉個例子~

當路上有人發DM,

一般人可能看都不看,就直接閃避。

但我基本上,還是會看一下DM,

我的原則是「先接受再判斷」,

也許那張DM可以傳達某些資訊,

例如這附近又新開一家店,

或者有個建案在某個社區,

就算DM裡沒甚麼訊息。

那也不會妨礙甚麼,

我再跟對方說這DM我用不到。

其實為何大家習慣性的~

看到人家發DM就避開呢? 

因為內心想著「我早就知道,那是甚麼了」

這就是一種預設立場。


當然依照長期經驗,

我們可能都已猜出,

那些DM實際上就是房屋廣告那類的。

然而,習慣是長期養成的,

如果心態上,這也設定「我知道了」,

那也設定「我知道了」,

長此以往,就會變成根深蒂固的習慣。

重點不在於DM上有著什麼? 

而在於自己是否能保有一顆開放的心。


應用在生活實務上:

●  跟家人吵架。丈夫妻子不合,

都說「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」,

的確清官難斷家務事,這類事外人難以置喙。


可是實際上,夫妻吵架,

多半是因為每個人太堅守自己的立場,

並以為自己很了解對方。

這種時候根本沒有溝通,

而是大家都已預設立場,

偏偏自以為知道的,

並非完全的事實全貌,

於是就吵得不可開交。

●  很多人愛以貌取人。

例如穿著制服,就預設立場對方會講甚麼。

好比說,可能看到警察來找你,

就預設自己惹上麻煩了。

看到有人嚼檳榔或身上有刺青,

就預設對方是來找麻煩的。

看到對方是來自八大行業的,

就預設對方很沒文化沒教養。

但實際上~

有的身上刺青開著大卡車的司機,

實際有著碩士文憑,

很多酒店工作者,

比起一般上班族還更懂得人情義理。

 

正確地與人應對作法,

應該先聽別人怎麼說,再做判斷。

* 當公司主管或其他部門找我們,

別預設立場對方是來找麻煩。

* 當孩子有事跟我們談,

不要想成都是無聊的小事。

 * 當下班後,妻子想和你談談,

也不要覺得一定都是東家長西家短的事。

 * 當碰到甚麼事情,

好比說車子擦撞了、

業績不好被老闆叫進去,

有的人聽都不願意聽對方講話,

立刻就捲起袖子,

以為對方是要來爭執理論的,

但結果,對方只是想告訴你,

他願意好好談,

但是否先通知各自的保險公司。


進老闆辦公室,

以為老闆是要罵人,

於是老闆沒開口,

就先不斷爭辯自己已盡力了,

但結果,老闆根本不是要罵你,

反倒他要稱讚你,

因為雖然業績不佳,

但他認為在如今不景氣下,

你有這樣成績,已經很值得稱讚了。

 

有句話說:「世間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」。

許多時候,就是類似這樣的自以為是~

自我設限,於是本來沒事就變有事了。

紛紛擾擾就是這樣來的。


今天起,試著不要凡事一開始就說NO,

碰到事情,若心中的成見要浮上來時,

先讓自己暫停一下,

深呼吸~把要說的話先忍住。

然後望著對方,靜靜地說:

「請問你想跟我說甚麼。」


◎  業務,沒有不可能

 

當我們學會了先接受,再判斷。

那樣再去重新面對客戶市場,

就會發現,有更多的機會可能。


我們先來想想,以我們的事業來說,

原本甚麼狀況會被預設為不可能?


例如,以我賣房屋的為例:

 

   * 穿著土裡土氣的人,會被列為不可能

   * 家住在普通社區的人,不可能來買豪宅

   * 太年輕的人不可能買屋

   * 一個女生單獨來看屋,也不可能是我的客戶

   * 開一輛破車的、戴著仿冒手表的、

講話國台語混雜的、

進到樣品屋東看西看像劉姥姥逛大觀園的、

外籍配偶、來自東南亞的人…….

 以上種種~

可能事先都被列為不可能成交的對象。

如果有其他更好選擇,

一定去接比較「正常」的客戶。

但如同我前面的故事也曾提過,

當初我在銷售建案時,

就是先從別人覺得不可能的地方著手。

那時我去周邊社區邀請住戶來參加茶會。

當時同事們可能會想,

住本地一般社區的人,

怎可能來買這種高級建案? 

但結果,後來就真的成交許多戶。

 

另外在接待客人時,很大的忌諱,

就是自以為已經知道客戶要講甚麼。

就是說,當客戶問到一個問題,

正想繼續講時,就被業務打斷,

業務覺得自己經驗豐富,

就開始幫客戶「上課」:

這位先生你所擔心的問題,

我們早就知道了,

我們的建材採用最高級的石材,

並且有經過國際工程認證……

但客戶原本要問的,

不一定是我們自以為他要問的事。

然而,都已經被業務切斷的話題,

客戶也不想辯解,

就耐著性子聽完業務講完,

接著就離開不再回頭。

 

我在遠雄服務這許多年來,

其實也碰到許多的案例,

已經有太多我所服務的對象,

表面上~看似根本不太會來買屋的,

但最終,他們不但買屋,並且還買了許多間。

所以,要想成為千萬業務,

不要再自以為聰明了。

就連我本身,長年身為業績冠軍,

我也永遠覺得自己有所不足。

一個棋王會說他一生接觸的棋局,

千變萬化,但即便如此,

他依舊無法預測下一盤棋,

因為學無止盡。


身為業務,我們也要說,

業務場上有各式各樣的可能,

沒有甚麼事絕對的,

先讓自己成為願意面對新事物的人,

才可能讓那些各式各樣的可能,

轉變成自己實戰的業績。

越厲害越優秀的業務人員,

其實越容易接受別人的觀點,也越有同理心。


(詳盡内文請洽本書)


#千萬教練團隊攻略

#千萬教練邢益旺

#遠雄三冠王TOP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千萬教練邢益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